通识教育

拼音:tōng shì jiào yù

意思:一种求博求通的教育。其目标是透过广泛的传授,教导学生生活于现代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心灵、视野和知识领域,而培育出一个能全面观照现代知识的发展,且能在现代社会善知自处的现代人。民国七十三年教育部规定各大学均应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连,培养了解生活的现代知识分子。其设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其课程设计则不限科系、使之能与各科系专业课程相对而成。亦称为『通才教育』。

句子

造句
  • 1.
    中国有通识教育传统吗?。
  • 2.
    从专业伦理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
  • 3.
    素质教育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把握素质教育之精髓可以使通识教育更健康的发展。
  • 4.
    人类学主修生不得选修本科作通识教育科目。
  • 5.
    以后,纽曼提出了通识教育和智育是大学之本质的理念。
  • 6.
    你认为通识教育是否应该被入至初中(中一至中三)的科目?。
  • 7.
    摘要技职教育与博雅或通识教育长时间来一直处于二元对立.
  • 8.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西南财大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 9.
    在近现代的中国,通识教育先是由盛至衰,近些年来开始迈入复兴之路。
  • 10.
    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
  • 11.
    尤其,要培养人的领导统御能力,大学的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更绝对不能少。
  • 12.
    地方大学要想科学发展,一是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统领,积极推进通识教育
  • 13.
    对我国外语类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14.
    实际上,该理事会发现,学费越高,学生自己发展通识教育的可能性越大。
  • 15.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个时期其通识教育传统的延续、改革、创新与发展。
  • 16.
    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目标。
  • 17.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既积累了发展的经验,也存在不少问题。
  • 18.
    不仅如此,世界其他各地的许多高等院校中进行的通识教育也都体现了赫钦斯的教育思想。
  • 19.
    因此,通识教育在现实处境中想要生存,即不能不进行策略性妥协,先求取与专业并存的地位。
  • 20.
    高师院校在进行通识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