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

拼音:rù shēng

意思:古汉语四声之一。普通话没有入声,有些方言有入声。入声字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还带有辅音韵尾。

句子

造句
  • 1.
    外,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因为在格律诗中,入声都。
  • 2.
    入声吕雷克医用助听器
  • 3.
    入声舒化是应县方言发展的主趋势。
  • 4.
    入声尘闻自性,久习空寂大千心。
  • 5.
    从周围方言的入声都分阴阳两类的情况来看,浦城的入声调应当是阴入和阳入合并的结果。
  • 6.
    入声字是上古音在方言中的遗留。
  • 7.
    喉塞尾弱化程度与入声时长无明显关系。
  • 8.
    记住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读法。
  • 9.
    晋语入声的特点是读音短促,韵母用喉塞音收尾。
  • 10.
    入声韵与阳声韵不同的发展实际,可以为探究近代北方语音中入声韵消失而阳声韵依然存在提供一个佐证。
  • 11.
    入声在官话区的消失和演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12.
    入声字的归派是这些教师讲好普通话的一大障碍;
  • 13.
    声控放像机加上高保真音响,带您进入声临其境的天地。
  • 14.
    书中韵分十二部,声母实际有十九类,声调表面有五,实际入声已经消失。
  • 15.
    室町末期,随着日语音韵的开音节化,舌内入声字声门闭锁音合并为促音。
  • 16.
    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皆已入声音与气味。且如曲调般绝美地鸣响。
  • 17.
    入声在这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改原来的语音结构而朝彻底消失发展.
  • 18.
    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皆已融入声音与气味,且如曲调般绝美地鸣响。
  • 19.
    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界已化入声音与气味。且如曲调般绝美地鸣响。
  • 20.
    北方方言的入声一般都有规律地归到其他的舒声调,但北京话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