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

拼音:duì xiào/jiào

意思:1.亦作"对较"。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2.对照比较。

句子

造句
  • 1.
    校勘,首先是异本对校,而对校又需要判定正误,这同样须有科学精神。
  • 2.
    对校编读物的流通情况进行监测。
  • 3.
    左志强淡淡的说道,对校门内左丁研招招手。
  • 4.
    这个问题的另一种变异是对校验的的使用。
  • 5.
    对校园生活可别抱着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 6.
    球迷们总是通过喝彩来展示他们对校队的热情支持。
  • 7.
    老师对校长的孩子也不留情面,批评得更严厉。
  • 8.
    土壤中有否植物生长对校正曲线也稍有影响。
  • 9.
    摄影照片,促进师生对校园环境及生态保育的重视。
  • 10.
    除了孤独这一明显的问题之外,我认为另一个困难是对校
  • 11.
    沪江网作为指定合作媒体将对校园行活动进行适时报道。
  • 12.
    解放前,他在中学教书,对校长一贯奉辞伐罪,但最后还是被解聘了。
  • 13.
    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模型对校园卡欺诈检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14.
    出版社说专门请了两个专业校对校稿,三校是那个娃娃脸的杨柳,她认真细致的可敬。
  • 15.
    在此基础上,对校正前后的转速和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开环频域特性分析。
  • 16.
    不想去上学,不想面对老师,不想面对校园生活。寒假,我不想和你分手。
  • 17.
    通过对校飞残差的分析,建立了系统误差模型,通过辨识,确认主要误差源为动态滞后误差;
  • 18.
    校庆折射出的教育浪费问题引起我们对校庆经费来源、举办校庆原因、校庆的作用的反思。
  • 19.
    我还没有因特网,哎呀!我出去探索校园一下,我真得对校园大少惊讶了,有一点儿大。
  • 20.
    这两种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盛而衰或不断演变,在实践中对校生冲突的司法救济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