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
-
2.
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
3.
按摩委中、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可清热祛湿。
-
4.
目的探讨阳陵泉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相对特异性。
-
5.
实验观察显示针刺筋会穴阳陵泉能提高机体痛阈及耐痛阈。
-
6.
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
-
7.
还可以一边捂阴陵泉,一边捂阳陵泉和足三里,这是在开中焦,或者开下焦,也是在补。
-
8.
汉阳陵已经探明的从葬坑193座,在已发掘和试掘的20多座从葬坑中,有两座从葬坑内发现有大量的粮食。
-
9.
肝经郁热型,配以行间、太冲、阳陵泉;脾经湿热型,配以隐白、内庭、足三里、阴陵泉;气滞血淤型,配以血海、三阴交、膈俞。
-
10.
配足三里、天枢治腹胀肠鸣;配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丰隆,亦治腹胀肠鸣;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商丘,治坐骨神经痛等。
-
11.
通过针灸三条经脉上的手三里、足三里、曲池、内关、阳陵泉、髀关等穴位,打通整个经脉,让气血贯通全身,驱除湿寒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