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拼音:cháng tào dié

意思:指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造成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婴幼儿(原发性),也可发生于成人(继发性)。因饮食失调、腹泻等使肠蠕动紊乱,肠管环状肌持续痉挛等引起。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可排出暗红色黏冻状血便。有时腹部可摸到腊肠形肿块。若空气灌肠复位无效,须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句子

造句
  • 1.
    目的利用脂多糖小鼠肠套叠动物模型观察柴芍承气汤对肠套叠的预防及还纳作用。
  • 2.
    目的探讨继发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
  • 3.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诊治复杂型肠套叠的技巧.
  • 4.
    目的探讨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 5.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中的作用。
  • 6.
    患有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无屁,是因为屁被肠子堵住。
  •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 8.
    结论透视下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9.
    结论高频超声显像明显提高了小儿小肠套叠的确诊率。
  • 10.
    手术中发现肠套叠已经复位,但在盲肠有一个相当大的肿瘤.
  •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及灌肠复位中的意义。
  • 1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的因素,提高整复成功率。
  • 13.
    肠套叠的病例中,粘膜下出血被认为是引起套入部边缘侧移的主要原因。
  • 14.
    肠套叠的特点是胃肠道的一部分伸入胃肠道的另一个部分,形成梗阻。
  • 15.
    有两家疫苗制造厂确信肠套叠的问题可以克服,于是重拾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兴趣。
  • 16.
    方法19例肠套叠小儿用经腹超声显像诊断; 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气体灌肠复位治疗。
  • 17.
    摘要一位四个月大的女婴被诊断为肠套叠,因观察钡剂复位仅呈部份成功,而接受开腹探查手术.
  • 18.
    目的探讨小儿坏死性肠套叠的病因、诊断、低压空气灌肠复位的作用、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