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足

拼音:wàn zú

意思:1.低等动物如乌贼﹑章鱼等生长在口四周能蜷曲的器官﹐上面有许多吸盘﹐用以捕食﹑运动并防御敌人。

句子

造句
  • 1.
    章鱼用腕足卷住了敌人。
  • 2.
    如果海盘车受到攻击而失去一条腕足,那条失去的腕足还可以再长出来。
  • 3.
    它们有章鱼腕足一样的枝条,轻软又流畅。
  • 4.
    腕足动物是寒武纪化石重要的组成部分。
  • 5.
    鱿鱼的腕足断裂强度是影响鱿钓脱钩率的重要因素。
  • 6.
    它们有章鱼腕足一样的枝条,轻软又流畅。——《食草家族》
  • 7.
    上石炭统生物群以(竹蜓)类为主,腕足类、珊瑚次之,下部位物化石丰富。
  • 8.
    在朗县混杂岩的灰岩块体中发现重结晶的珊瑚、腕足类残片及牙形刺;
  • 9.
    目的系统分析滇东泥质基底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
  • 10.
    故本区早泥盆世晚期腕足动物地理区应属老世界域的中国北方区。
  • 11.
    以往曾依该岩群岩块中的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化石等划分为晚奥陶世或古生代。
  • 12.
    控制腕足动物群落分布和相互取代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对海平面变化。
  • 13.
    双壳、腕足、珊瑚动物化石,还有轮藻、介形虫、有孔虫、孢粉等动植物微体化石采样也基本完成。
  • 14.
    过去报道的来自海南岛南好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处早石炭世腕足类实为志留纪化石。
  • 15.
    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的层状硅质岩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富含数量不等的菊石和腕足化石。
  • 16.
    9亿万年前的三迭纪后期,当年古内海生存的三叶虫、珊瑚及腕足动物的化石,在景区内随手可拾。
  • 17.
    在奥陶纪,大多数生命都生活在海洋里,所以海洋生物,例如三叶虫、腕足类动物与笔石动物的数量在此时急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