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物外

拼音:chāo rán wù wài

意思: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人往往很难超然物外
  • 2.
    他虽是个道士,却并不超然物外
  • 3.
    舍智虑而弃形骷,超然物外而不自顾;
  • 4.
    世上并没有真正能超然物外的人。
  • 5.
    超然物外满不在乎起起落落
  • 6.
    看着公园的景致,我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7.
    谁的追逐 超然物外谁的等待 恰逢花开
  • 8.
    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
  • 9.
    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罗曼尼·葛瑞
  • 10.
    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 11.
    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残,韩信之死,可以略窥张良之神算也。
  • 12.
    观察事物时超然物外,有时会被误认为不喜欢或不感兴趣。
  • 13.
    封建时代,不少贤人超然物外,宁肯尧舜千钟,也不愿在官场勾心斗角。
  • 14.
    一百零三、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残,韩信之死,可以略窥张良之神算也。
  • 15.
    我们的老校长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积极地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从不超然物外
  • 16.
    令人感到超然物外,仿佛闲云野鹤,去来无踪,任我闲行、闲步,也容我随意闲坐,任我闲思。
  • 17.
    墨之清淳玄妙结成明快、简洁、苍润、淋漓、儒雅的天趣,大片的留白超然物外、幻化幽深、韵味无穷。
  • 18.
    而面对传媒的闪光灯,何宝生既没有回避,也没有回答记者提问,一副超然物外的模样。
  • 19.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处于入世和超世的矛盾中,像陶潜那样真正弃官务农,超然物外的人寥若晨星。
  • 20.
    真的以为我能闭目不言,早已远离世俗尘缘,真的相信我已超然物外,可将一切烦恼化青烟。 

问答

  • 《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
    最佳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人们常引用陶渊明的哪句诗句来抒发自己超然物外,悠然自乐的情怀?
    最佳答案:人们常引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抒发自己超然物外、悠然自乐的情怀.
  • 用地道的英语翻译下面一句话 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
    最佳答案:love life but are under all outside liveliness;and perceive world without being
  •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1)指重犯过去的错误.(     ) (2)超然物外,不被世事
    最佳答案:(1)重蹈覆辙(2)廓然无累(3)自知之明(4)涕泗横流
  • 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象无形,超然物外,不限于世间,而我的道则在人间.”
    最佳答案:鄙人浅见孔子的道在人间,在度人;希望能够通过教化世人来达到天下大同的结果,而老子在于修自身,他的最终理想是参透世事变化的真谛,从而超脱于生死.两种道为己或为人,
  • 苏轼和黄庭坚的区别在哪里?都说他们乐观放达,超然物外,傲岸,……他们的区别到底在于什么?我指的是他们对人生的追求以及他们
    最佳答案: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语句是什么?答案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我觉得是结庐在人境
    最佳答案:如果概括一点说的话,《饮酒》整首诗中心就是表现诗人的超然物外.所以说“结庐在…”也可以,但是如果说整首诗直接表现就是“采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