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

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意思: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句子

造句
  • 1.
    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 2.
    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 3.
    没想到你竟如此胶柱鼓瑟不可理喻。
  • 4.
    时代前进了,思想得转变,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 5.
    老成之言毫无胶柱鼓瑟之见,真足令后贤心眼。
  • 6.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 7.
    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 8.
    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胶柱鼓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 9.
    二百零一、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 10.
    胶柱鼓瑟: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
  • 11.
    胶柱鼓瑟,牵拘于文献,而欲揭发古代之真相,则恐其南辕北辙。
  • 12.
    凡鸦鸣鹊噪,东鸣则看震,西鸣则看兑,此皆不能胶柱鼓瑟、刻舟求剑者也,诸占例此。
  • 13.
    古人之言固然有不少精采处,但到底时空不同了,一味执着就是胶柱鼓瑟
  • 14.
    这个时代环境瞬息万变,假如做人胶柱鼓瑟,因循守旧,就会被淘汰。
  • 15.
    但是,作为官府往来文书的档案缮写,由于件数多,篇幅短,仍然选用简册,就未免胶柱鼓瑟了。
  • 16.
    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 17.
    若不论病之是非,而议药之可否,寒者畏其泄,热者畏其燥,医者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病者以耳为目,恶直好谀,则病必不可愈也。
  • 18.
    可是当他作诗时,只是借怀古以抒写胸中的感慨,既是借酒浇愁,当然无需细究史实,否则便是胶柱鼓瑟了。
  • 19.
    但是,这些理论家的吃力工作多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设计的定义总是挂一漏万,或者胶柱鼓瑟,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