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致

拼音:yòu zhì

意思:1.引诱使之来﹔用欺诈手法招致。

句子

造句
  • 1.
    前清的年代,政府用廷试诱致留学生。
  • 2.
    而这人也就是有能力诱致恺撒于死地的人.
  • 3.
    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
  • 4.
    个人寿险代理制度变迁是一个诱致性变迁模型。
  • 5.
    以往把制度演化分为诱致式和强制式是有问题的.
  • 6.
    后者是制度环境下的制度安排,是诱致加强制的制度变迁。
  • 7.
    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是农民中介组织发育的两条路径。
  • 8.
    二是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 9.
    农民职业教育制度安排体现了典型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路径。
  • 10.
    无论是诱致性变革还是强制性变革,都客观存在着体制创新的相应成本。
  • 11.
    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桃蚜行为学上的影响可能是诱致蚜虫再猖獗的原因之一。
  • 12.
    经济的外部性也诱致出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对环境保护的博弈问题。
  • 13.
    就公司治理而言,无论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
  • 14.
    二要明晰初始产权并适度集中,促进家族制、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15.
    提高外资经济中的国民所得,实现外资经济增长转型,应选择诱致性转型路径。
  • 16.
    从岩体不连续裂隙介质三轴蠕变试验结果,分析了开挖诱致岩体裂隙蠕滑全过程的基本特点。
  • 17.
    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内生于中小企业经济环境,揭示了民间借贷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 18.
    农户规模决定了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诱致性力量的大小,而后者决定了技术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
  • 19.
    企业战略定位的形成过程应注意强制性定位中的诱致性因素和战略定位的开放性、柔韧性与可控性。
  • 20.
    盖南洋群岛多有不肖之徒,勾通地棍,诱致壮丁,见有贫困者,初则啖以微利,诱以甘言,谓当携往善地经商,可得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