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并求得初始传质速率方程,计算了表观传质反应热.
-
2.
并通过非稳态对比水加湿空气传质实验,研究了其传质性能。
-
3.
模型包括了物料衡算、相平衡计算、传质面积计算、传质速率计算等。
-
4.
范传质,元和进士第。诗一首。
-
5.
一般采用吸收式膜吸收法的传质效果要优于减压式和吹扫式膜吸收法的传质效果。
-
6.
在折流板之间填充拉西环的折流式旋转床的传质效率远低于折流式旋转床的传质效率。
-
7.
通过测定气相(丙烷和氢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液侧传质系数和传质增强因子。
-
8.
讨论了界面吸附、脱附与扩散对传质阻力的不同影响,建立了薄膜传质的串联阻力模型。
-
9.
微粒的粒径越小,对气液传质增强越大。
-
10.
它利用旋转产生的远大于重力的离心力,使气液在高度湍流下接触,强化传质过程,提高传质效率。
-
11.
通过分析生物质热解过程的传热传质特点,建立了生物质燃料层热解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12.
实验结果表明,脱硫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气相和膜上,利用螺旋管技术可以强化气相的传质。
-
13.
并回归了水和乙醇的传质经验关联式。
-
14.
热传质问题是批量制备复合粒子的关键。
-
15.
研究了新型折流式旋转床的压降和传质性能。
-
16.
超声波具有机械传质、加热和空化作用。
-
17.
研究结果表明,外扩散过程是传质的主要阻力,增大风速、减小吸附剂颗粒直径是减少传质阻力的有效措施。
-
18.
建立了空间位阻胺脱碳的传质数学模型。
-
19.
杂质离子从水相到离子选择性交换膜的传质;
-
20.
研究了水力条件和曝气压强对氧传质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