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
2.
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
3.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
4.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礼记》
-
5.
临财不苟得,临难不苟免
-
6.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
-
7.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
8.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且求生。
-
9.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以求生。
-
10.
朝廷幼主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为也。
-
11.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
12.
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
13.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14.
勇将不怯死而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
-
15.
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
-
16.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罗贯中《三国演义》
-
17.
可即便是最讨厌他的人,也得承认他身着有着‘每战必争先、临难不苟免’的传统美德。
-
18.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19.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20.
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