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政

拼音:gān/gàn zhèng

意思:干预政事:宦官~。

句子

造句
  • 1.
    学生又何苦越职干政,自取咎戾。
  • 2.
    后妃不准预闻政事,有敢干政者,废退问罪。
  • 3.
    尔后三百年间,大权旁落,外戚干政,武家势起。
  • 4.
    谓自古戚里侵权,便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国之本。
  • 5.
    但是,他们希望他们抽干政治家和行为不端名人的血。
  • 6.
    官僚经商导致了商人的官僚化,进而出现了商人干政的局面。
  • 7.
    专家说,过去十年家长干政问题在学校越来越突出。
  • 8.
    墨西哥禁止神职人员干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 9.
    提出了加强河北省生态安全预警系统构建的若干政策建议。
  • 10.
    最后,提出了鼓励和扶持这些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11.
    太后临朝或太后干政的母后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 12.
    不仅自身腐败,还纵容家人亲属,擅权干政,利用影响力寻租,搞家族式腐败。
  • 13.
    如今宦官弄权、妇寺干政,平民挣扎,党阀林立,朝政不可为已是积重难返。
  • 14.
    当然,最好是撤回设立顾问委员会的决定,使「太上皇」根本就没有「干政」的空间。
  • 15.
    最后,提出了提高南京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若干政策建议。
  • 16.
    20世纪20年代初,军人干政,战乱不息,政府往往成为实力派军阀争夺私人利益的工具。
  • 17.
    汉代皇室的母亲还积极参与政治,汉代母后频频干政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汉代的母权。
  • 18.
    长孙皇后不但贤德守礼,学问也非常好,但是她却从不因自己的才学而骄矜炫耀,或越礼干政
  • 19.
    褚蒜子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褚裒,征他入朝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对,担心外戚干政、皇权旁落。
  • 20.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阶段成为文士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