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

拼音:xiāo sàn

意思: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句子

造句
  • 1.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 2.
    墓志的书法圆活,萧散虚和,内含刚柔,遒不凡。
  • 3.
    因为看得通脱,心胸旷达,活得也就萧散恬淡。
  • 4.
    总观全图,气势俊迈,风神萧散,有傲然挺立之概。
  • 5.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 6.
    禇遂良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中承上启下者,书风委婉多姿,萧散端雅。
  • 7.
    王诗站在庄园主立场上,为寻求闲逸萧散情趣和静谧恬淡心境;
  • 8.
    萧散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产生的。
  • 9.
    或以为沈、郑之奇峭博丽或萧散宏肆,不尽合右军末年之妙,盖以玉辂比椎轮,有乖进化之理。
  • 10.
    在创作中他力求艺术涵容量的富与大,其书法创作既有碑的厚重浑朴又有帖的萧散灵动。
  • 11.
    一个开小相馆维持家业的中年男人,偏就在市井喧哗的棚庐里画出了野逸萧散的禅画。
  • 12.
    既具粗犷豪迈之气度,并斩钉截铁之力量;又洋溢着风神各具、天真自然、凝炼古澹、超迈萧散之逸气。
  • 13.
    他们秉承魏晋以来墨迹与碑版的双重传统,逐渐突破王氏书法的萧散妍妙,转向法度森严的风格。
  • 14.
    王诗站在庄园主立场上,为寻求闲逸萧散情趣和静谧恬淡心境;陶诗真实写隐后穷困和农村荒凉萧败。
  • 15.
    一百零六、一个开小相馆维持家业的中年男人,偏就在市井喧哗的棚庐里画出了野逸萧散的禅画。
  • 16.
    缺少山水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千仞之高、百里之迥的气势;缺少跌宕起伏、云烟明灭的变化;缺少高旷幽深、萧散简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