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散

拼音:zhēng sàn/sǎn

意思:1. 包括地面蒸发和植物散发在内的土壤水分损失。

词语

组词:
蒸散作用

句子

造句
  • 1.
    充分灌水和限制灌水两种条件下,冷季型草坪草年蒸散量大于暖季型草坪草年蒸散量。
  • 2.
    潜在蒸散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 3.
    蒸散发既包括从地表和植物表面的水分蒸发,也包括通过植物表面和植物体内的水分蒸散
  • 4.
    植被条件差的寒漠、戈壁、干旱河滩地日蒸散低,其中大部分区域蒸散发量为零或接近零。
  • 5.
    所以说在该地区降雨量越多,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越大,丰水年的蒸散量要大于平水年的蒸散量。
  • 6.
    在探讨潜在蒸散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出孟津县农田潜在蒸散量和土壤含水量;
  • 7.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蒸散率随湿度增大而减小。
  • 8.
    建立以作物蒸散为显参的作物产量水分胁迫模型;
  • 9.
    农田蒸散随时间的变化一般多呈双峰型,但其谷值均在8月8日。
  • 10.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额济纳绿洲柽柳种群蒸散进行测定。
  • 11.
    大范围非均匀陆表域的蒸散发计算非常复杂,在寒、旱区更甚。
  • 12.
    在滴头流量相同时,充分供水时棉花的总蒸散量高于非充分供水。
  • 13.
    在时晴、时云相间天气蒸散量日变化进程曲线呈现显著的变化过程;
  • 14.
    绿水是一种通过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等流向大气圈的水汽蒸散流。
  • 15.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的陆面水分蒸散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16.
    结果表明,绕阳河上游流域水量平衡中蒸散是水分输出的主要形式。
  • 17.
    用它计算的水面最大可能蒸发量乘以一定系数,便可换算成农田蒸散量。
  • 18.
    同时,干旱不仅降低了样地内植物的蒸腾量和蒸散量,而且增加了降水的蒸发损失。
  • 19.
    森林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水文过程可分为降雨截留、蒸散和产汇流过程。
  • 20.
    结果表明,辽宁省农田蒸散量年内呈单峰形变化,峰值出现在玉米抽雄开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