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粟

拼音:shū sù

意思:1.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不辨菽粟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
  • 2.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
  • 3.
    今岷嶓款服,蜀汉沃饶,闾里富於猗陶,菽粟同於水火。
  • 4.
    为人之学者,父子夫妇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
  • 5.
    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
  • 6.
    书家而不明碑帖,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 7.
    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 8.
    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
  • 9.
    后宫曳绮绣,厩马馀菽粟,百姓流离,僵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
  • 10.
    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
  • 11.
    人与人患隔而不亲,亲民之事,心兼富之教亡,未有不使民菽粟如水火而责以仁者。
  • 12.
    后宫曳绮绣,厩马馀菽粟,兆庶流离,转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人怨,众叛亲离。
  • 13.
    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
  • 14.
    晋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
  • 15.
    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 16.
    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