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

拼音:shū lùn/lún

意思:1.文章,论着。 2.古代文体名。书与论。

句子

造句
  • 1.
    这本书论述了文明的进步。
  • 2.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 3.
    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 4.
    这本书论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 5.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尚态。清.梁献《学书论
  • 6.
    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 7.
    放纵宜存气力,势笔取势。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 8.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 9.
    作书用笔过快,则无顿挫,过迟则不劲利。清.梁献《学书论
  • 10.
    作书点画钩磔,转折挑剔,须气贯神足,否则松懈。清.梁献《学书论
  • 11.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
  • 12.
    学书贵真有得,非徒宗派之高,遂足抹蔑一切也。清.梁献《学书论
  • 13.
    透过系统的分析,期能对山谷书论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 14.
    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 15.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晋.王羲之《书论
  • 16.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 17.
    结体不外分间布白,因体趁势,避让排叠,展促向背诸法。清.梁献《学书论
  • 18.
    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晋.王羲之《书论
  • 19.
    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 20.
    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清.梁献《学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