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利用烟粉虱的趋黄特性,研究不同黄板设置方向对烟粉虱的诱杀效果。
-
2.
结果提示,烟粉虱若虫3龄和4龄是双斑恩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而桨角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是烟粉虱2龄和3龄若虫。
-
3.
2003年对江苏扬州地区露地蔬菜上的烟粉虱寄主植物、危害,及主要蔬菜上的烟粉虱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
-
4.
烟粉虱雌成虫寿命显著提高,产卵前期缩短。
-
5.
研究了烟粉虱在黄瓜上的经济损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
6.
在饱和湿度下三龄烟粉虱若虫对真菌侵染非常敏感.
-
7.
在一定条件下虫生真菌是控制烟粉虱种群的最有效天敌。
-
8.
保护地蔬菜面积扩大是烟粉虱种群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
9.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
-
10.
寄主植物的差异不影响这二种蚜小蜂对各龄期烟粉虱若虫的产卵选择倾向。
-
11.
对烟粉虱若虫在223份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植株上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
-
12.
可见光、温湿度、寄主质量和风等是影响烟粉虱飞行行为的重要生态因子。
-
13.
烟粉虱危害后的局部带虫叶片与对照相比,对烟蚜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
14.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是引起巴基斯坦和印度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
-
15.
烟粉虱的寿命及繁殖力在单独施用磷肥的黄瓜植株上低于对照处理的植株,在其他施肥处理上均高于对照。
-
16.
过去烟粉虱在我国为害并不严重,近年来在广东和北京等地已成为蔬菜和园艺作物生产的严重障碍。
-
17.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烟粉虱触角上起嗅觉作用的锥形感器和腔锥感器均由表皮壁、鞘细胞和感觉神经元等结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