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
2.
因受高丽朝儒释并尊社会文化的影响,金克己用儒释二教思想来修身修心。
-
3.
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
-
4.
阎揆少时染翰,于儒释道三家皆有深究。
-
5.
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
6.
他以儒为本,兼取佛道,有揉合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
-
7.
老子哲学既影响了儒释道三教的发展,又影响了汉、晋政治。
-
8.
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国学,最遵从仁义礼智信。
-
9.
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应对思想。
-
10.
萨都刺作为东来的回回人,注意了解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
-
11.
这种认识事物本源的方法,在儒释道精神领域中尤为深刻。
-
12.
他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
13.
甚至可以说,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思想精蕴,比西方的理性来得更加深刻、透彻。
-
14.
陶弘景则编造神仙谱系、建立教派的传授历史,并提出融摄儒释道三教的教义。
-
15.
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
-
16.
唐代长安道士注重弘道,道教与儒释共同鼎立而为三教,道学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
17.
以儒释道精神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
-
18.
这种挖掘超越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扩展到民间和汉族以外的其它民族和传统和文化。
-
19.
灵隐寺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
-
20.
笔者认为,韩愈等人的引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中国士大夫接受佛学的两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