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期

拼音:yǒng qī/jī

意思:1.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以前的一段时期。

句子

造句
  • 1.
    蚕体的性状,亦限于相当的幼虫期或蛹期出现。
  • 2.
    蛹期,翅芽、触角和足明显长大,并出现感觉毛。
  • 3.
    四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十八至二十天.
  • 4.
    不同蛹期辐照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
  • 5.
    但是在眼发育后期,昆虫在蛹期就可以感光。
  • 6.
    饲育期间,土壤必须保持湿润,多水对蛹期极为不利。
  • 7.
    在预蛹期,高温处理能诱导棉铃虫蛹进入夏滞育。
  • 8.
    在家蚕追寄蝇蛹期进行低温处理可以调节发育速度;
  • 9.
    测定了5种药剂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卵至蛹期的毒性。
  • 10.
    人们希望人为调节家蚕的蛹期,以实现鲜茧缫丝,提高丝质。
  • 11.
    滞育蛹脂肪含量高于非滞育蛹,二者在预蛹期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 12.
    蛹期—黑燕尾蝶冬天时变身蝶蛹,气候回暖时破茧而出,变成蝴蝶。
  • 13.
    尽管蛹期受不同颜色影响显著,但其总胚后发育期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14.
    世代分化现象,测定了卵期、幼虫和蛹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15.
    如果伴严重的寄生虫感染的成年蝴蝶离开蛹期,它开始自它的身体渗出液体和死亡。
  • 16.
    蛹期由咽下神经节合成和分泌的滞育激素,在其滞育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17.
    在训练中,每一只尚处于蛹期的飞行员与一架战机的电脑配对,它们之间会发展出一种特殊的默契。
  • 18.
    而各虫期之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204.66日度、幼虫期576.05日度、及蛹期443.15日度;由卵至成虫羽化完成整个发育则需1222.17日度。
  • 19.
    本研究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家蚕蛹期第2天的雌雄生殖腺细胞蛋白质。
  • 20.
    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对大多数农药非常敏感,卵至蛹期由于在寄主卵内度过,因而对杀虫剂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