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

拼音:quán zhēn dào

意思:也称“全真教”、“全真派”。与正一道同为道教两大教派。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全真庵讲道时创立。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不尚符,不事烧炼。道士须出家居于宫观,不结婚并禁荤腥。

句子

造句
  • 1.
    马钰,号丹阳,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首徒,全真道第二代掌教,著名的北七真之一。
  • 2.
    秦皇汉武求仙路,全真道教发源地。
  • 3.
    全真道是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的。
  • 4.
    摘要全真道是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的.
  • 5.
    顶之正中留有一圆孔,以露发髻,现全真道士多戴此帽。
  • 6.
    北宗一派,即王嚞所创全真道及祖述王嚞门下七大弟子之七真派。
  • 7.
    全真道士挽发后要插簪子,便以佩戴,所以中间隆起的部分为三角形。
  • 8.
    华山派全真道支派,开创者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弟子郝大通。
  • 9.
    海蟾宫同样很神秘,它供奉的是全真道五祖之一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蟾。
  • 10.
    全真道、净明道等道教教派之间的思想差异也在梁山上的不同群体中反映出来。
  • 11.
    14岁时,他遇到了全真道士马钰,想要入其门下,但遭到父亲的反对,还将他反锁在家中。
  • 12.
    水浒故事从流传到成书的过程中,受到全真道、正一道、净明道等多种道教派别的思想影响。
  • 13.
    在山东半岛,他度化了七大弟子即后来的北七真,山东半岛遂成为全真道的重要阵地。
  • 14.
    创立于金元之际的全真道更要求道士们过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要抑制到最低水平。
  • 15.
    全真道祖师们的苦行生活,我们确实难以效仿,但少私寡欲、适度消费则是我们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 16.
    七位嫡传弟子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因其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过贡献,被尊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诏封。
  • 17.
    金蒙(元)鼎革之际,成熟的汉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汉人世侯、北方儒士、全真道是当时挽救汉文化的三支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