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

拼音:bā qí

意思: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句子

造句
  • 1.
    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 2.
    八旗建制甚早,而八旗之衰敝也速。
  • 3.
    但不要忘了,后金还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 4.
    反而一群老汉八旗,新汉八旗确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 5.
    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 6.
    八旗合一,所向披靡。
  • 7.
    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 8.
    与丁天一起读北京,八旗子弟。
  • 9.
    八旗是与八旗制度相伴而生的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群体,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 10.
    要是遇上关外的八旗,不,哪用八旗,即使遇到李自成、张献忠的老营怕是也是一哄而散的命。
  • 11.
    公元1644年,清八旗劲旅大批入关,此后陆续驻防于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塞,从而形成驻防八旗
  • 12.
    八旗的骄兵悍将并不是好惹的。
  • 13.
    光孝寺在八旗界内,庭院广敞,树木阴凉。
  • 14.
    雍正元年,清政府开设了八旗蒙古武举。
  • 15.
    那些八旗子弟,不稼不穑,一味地渔肉百姓。
  • 16.
    八角鼓、岔曲,因为都出自八旗子弟之手,在八旗子弟之间流传,常常被人和子弟书混为一谈。
  • 17.
    这种组织形式即使不是在满族八旗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也是受了八旗制度相当大的影响和规范。
  • 18.
    满、蒙、汉八旗三个体系各八个系列,产品丰富。
  • 19.
    东海女真是满洲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学者对满洲八旗中东海女真佐领的研究多有遗误。
  • 20.
    已经过了伊敏河镇,这里还是索伦八旗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