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

拼音:xíng/háng zhèng xíng/háng wéi/wèi

意思: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由法律授权的组织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所实施的行为。其中,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称为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特定的对象所实施的行为,称为具体行政行为,如公安机关对某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等。

句子

造句
  • 1.
    无效行政行为是对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否定。
  • 2.
    行政行为理论中应当研究行政行为的附款问题。
  • 3.
    转变干部作风,规范行政行为
  • 4.
    改进机关作风,规范行政行为
  • 5.
    再则从作成的行政行为观察,违反何种程序将导致行政行为无效、得撤销或根本不生效力。
  • 6.
    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指行政行为的可受司法审查性,是行政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 7.
    当公民信赖行政行为时,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该行政行为受到存续保护而不得任意撤废。
  • 8.
    所以履信思顺,尚贤崇德,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宗旨。
  • 9.
    本部分论述了具体行政行为的废止、变更、补正制度。
  • 10.
    当前理论界常把行政不作为看作是违法行政行为
  • 11.
    规范行政行为,推进行政工作依法办透明办立即办高效办;
  • 12.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13.
    无效行政行为是德、法、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理论中的重要一支。
  • 14.
    附属证据性行政问题的实质是具体行政行为公定力与证据效力的关系问题。
  • 15.
    公正与公平和平等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只有畸轻畸重的行政行为才构成显失公正;
  • 16.
    行政行为道德化要坚持公正和正义,诚实和信誉,惩恶扬善等价值取向.
  • 17.
    几近二十年发展,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始终未脱离国内行政法学者视野。
  • 18.
    因此,笔者认为交通事故鉴定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应纳入行政诉讼的收案范围。
  • 19.
    法院对行政机关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的确与对羁束行政行为的审查有很多差异。
  • 20.
    附款必须合法,有瑕疵的附款应予以撤销或确认无效,否则有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