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望

拼音:gōng wàng

意思:1.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帝辛31年,周文王在毕地训练军队,于渭水阳发现了太公望,再之后立太公望为军师。
  • 2.
    山水仿黄公望,而笔墨秀逸,简澹中另有寒冷之气,怡人心目。
  • 3.
    他有公才公望,非常适合担任领导职务。公道自在人心。
  • 4.
    奋发有为公才公望后生可畏龙跃凤鸣鹏程万里
  • 5.
    元人黄公望的山水画,真是尺寸千里,意境深远,使人玩味无穷。
  • 6.
    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史上没有一个画家的影响能超过黄公望
  • 7.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 8.
    全图构景除江流映带、山势平缓处与黄公望卷略微相似外,山容树态、丘壑体貌则尽出己意。
  • 9.
    大显神通、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大器晚成、奋发有为、公才公望、后生可畏
  • 10.
    余于此纪念日中抒此谬妄,其以前所云者,为吾校司教育诸公望;其以后所云者,为同学诸人勉。
  • 11.
    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为黄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 12.
    在这种环境下,周公一壁向太公望、召公奭诠释自己的良苦专心,一壁组织力气,出师东征,讨平兵变。
  • 13.
    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 14.
    武王即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任辅相,召公、毕公等人左右辅佐武王,按照文王生前的安排承继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