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痹

拼音:shī bì

意思:1.亦作“湿痺”。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

句子

造句
  • 1.
    阴气侵袭机体,诱发肠炎湿痹
  • 2.
    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湿痹拘挛。
  • 3.
    仲景论述湿病,有湿痹、风湿、湿家、寒湿等不同称谓。
  • 4.
    目的观察风湿痛消丸治疗风寒湿痹病的临床疗效。
  • 5.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 6.
    慢性鼻炎﹐慢性气管炎﹐头痛目暗﹐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等。
  • 7.
    治风湿痹痛,胃痛,咽喉,扁桃腺炎,化脓性炎症,虫蛇咬伤。
  • 8.
    目的对湿痹清胶囊药材中秦皮甲素的提取精制工艺进行设计。
  • 9.
    能袪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关节间的风湿之邪,治疗风湿痹症;
  • 10.
    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 11.
    川木瓜味酸、性微温,主要作用是祛湿痹,舒筋活络,风湿痛患者可以多吃些。
  • 12.
    认为本病中医病机为正虚邪实,其本为肾虚,其标为风寒湿痹阻或瘀血阻滞;
  • 13.
    川木瓜味酸、性微温,首要作用是祛湿痹,舒筋活络,风湿痛患者可以多吃些。
  • 14.
    川木瓜味酸、性微温,主要作用是祛湿痹,舒筋灵敏,风湿痛患者可以多吃些。
  • 15.
    薏米是最能去湿气的食物,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 16.
    对高血压、风湿痹痛、麻木不仁、肌肉痉挛、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病证有明显的疗效。
  • 17.
    不过,乌头可以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对风寒湿痹、寒疝作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18.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麻木、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等症。
  • 19.
    其作用是在针刺的基础上,借助艾火的热力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以治疗寒湿痹痛、痿痹等证。
  • 20.
    方中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使所有药味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共达补养肝肾、养血通络、祛除风寒湿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