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场不战,过后兴兵。
-
2.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
3.
两国争雄动战争,不劳金鼓便兴兵。
-
4.
明公构兵于内,诸侯兴兵于外,社稷休矣。
-
5.
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
-
6.
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
7.
德元帅,现在您兴兵伐李唐正是时候。
-
8.
何方势力竟然兴兵动众,进犯华夏九州?
-
9.
我族向来尊天敬地,有知天庭兴兵至此,有何贵干?
-
10.
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
11.
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
-
12.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
13.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
14.
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
-
15.
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
-
16.
中各方势力朋比相谋,合纵联横,最后周公兴兵三年,伐谋平乱。
-
17.
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
18.
主公只说新据诸郡,众心不安,未可兴动,待人心定后方可兴兵。
-
19.
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
20.
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