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

拼音:tán hé

意思:①指责揭发:弹劾贪官污吏。②专门的国家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行动。资本主义国家由议会行使这一职能。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监察机关负有弹劾的职责。这和司法机关处理犯罪案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因为,倘若监院今天能将不弹劾变成弹劾,另日是否也能将弹劾变成不弹劾
  • 2.
    再而,以克林顿弹劾案为例,分析弹劾听证会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
  • 3.
    后因弹劾宦官,被流放朔方。
  • 4.
    如果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投票支持弹劾条款,受到弹劾的官员就被免除公职。
  • 5.
    总统未能拉到足够票数去避过弹劾
  • 6.
    而如今在同一监察院 中,从不弹劾演变成弹劾,当然易使社会公众对监院的运作机制发生质疑。
  • 7.
    克林顿总统受到了国会议员的弹劾
  • 8.
    布拉戈耶维奇称弹劾他的决定早已料到。
  • 9.
    时方大琮、刘克庄、王迈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
  • 10.
    在开庭审理弹劾案时,参议员们均应宣誓或誓愿。
  • 11.
    他曾一度以为被指控腐败而遭到弹劾,尽管指控未成立。
  • 12.
    议会拥有提出和通过法律、召集弹劾内阁成员或总统的权力。
  • 13.
    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弹劾式诉讼构造逐步被纠问式诉讼构造所代替。
  • 14.
    三年后周进升了御史(明清时主管中央和地方监察和弹劾的官员)。
  • 15.
    训政时期,监察院拥有弹劾、审计、调查、纠举、建议、监试和同意等监察权。
  • 16.
    大会成员不得彼此弹劾,也不可拒绝依据本宪法规定选出的代表入席。
  • 17.
    参议院亦可公开谴责被弹劾的官员,但这种公开谴责不涉及撤职,官员仍可留任。
  • 18.
    嘉靖中后期,严嵩擅权乱政二十余年,言官对他进行了长期的弹劾和抗争。
  • 19.
    当年,美国国会负责启动弹劾程序,而共和党则早巴不得把克林顿踢出局。
  • 20.
    和他一同接受采访的支持弹劾的共和党人对此从来没有说出好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