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

拼音:cáo yùn

意思:①中国古代对水路运输的称呼。②中国历代对地方政府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路运输(有时包括部分陆路运输)的称呼。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漕运的粮食都改征货币,漕运废除。

词语

组词:
漕运司

句子

造句
  • 1.
    图为清代沈喻所绘的通惠河漕运图局部,京师漕运最兴盛期是康乾时期。
  • 2.
    先秦秦汉漕运史研究在古代漕运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成果繁富。
  • 3.
    海运是元代漕运的主要方式。
  • 4.
    清代是漕运制度臻为完善的朝代,对漕运各项功能的发挥也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 5.
    千年漕运兴神州,运河文化誉全球。
  • 6.
    古来漕运第一镇,上通京口下姑苏
  • 7.
    唐初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藉以养兵。
  • 8.
    古代的漕运总督府旧址现在在江苏.
  • 9.
    浏河中的刘家港,是元代漕运海路的起点。
  • 10.
    学术界在论述清代漕运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的同时,对漕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也多有探讨,但不够深入细致。
  • 11.
    渔阳托长江之利,倚巫山之险,是东西漕运要道。
  • 12.
    之美誉,明末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麋至。
  • 13.
    入清以后,江西卫所因为漕运功能而残存下来。
  • 14.
    宋代漕运由低级武臣押纲,又有舟卒随船,是其重要特点。
  • 15.
    这是最早,利用大都护城河漕运的规划设想.
  • 16.
    漕运的有序管理,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 17.
    嘿,怎么这么不长眼啊看不见这是漕运总督的轿子啊?
  • 18.
    明清之交,由于漕运兴盛带来了聊城文化事业的发展。
  • 19.
    故发展漕运、南粮北调,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当务之急。
  • 20.
    古镇因运河而兴,明清两代,这里漕运昌盛,“舟楫云集,帆枰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