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

拼音:míng yù

意思: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2.佩玉。 3.比喻出仕在朝。 4.古琴名。 5.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句子

造句
  • 1.
    鸣玉朝来散紫宸。
  • 2.
    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 3.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 4.
    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余裕。
  • 5.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 6.
    扬云霓之晻蔼兮, 鸣玉鸾之啾啾。
  • 7.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8.
    山半飞泉鸣玉珮,回波倒卷粼粼。
  • 9.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 10.
    风过依稀鸣玉磬,雨来仿佛洗金钟。
  • 11.
    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陶渊明《闲情赋》
  • 12.
    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 13.
    外结徒犯陈玉田,代张鸣玉书写呈词,诬控孙用遂违例取息。
  • 14.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 15.
    她声音长长划下,抑扬顿挫,如飞泉鸣玉,听了念念不忘。
  • 16.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 17.
    遂使朝会之位,万国来庭,驺子倡人,鸣玉曳履,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
  • 18.
    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 19.
    惟大宋天禧五年七月卅日,鸣玉坊、冠声园、盛和坊、泰和坊四家书号联合,与某州某氏某名购得其所撰某书一部,计某卷某回。
  • 20.
    鸣玉公子固然好,满腹珠玑儒雅英俊风度翩翩,可宋子敬清高得犹如天边的一朵云,从来不肯为谁停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