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量

拼音:shí/zhì liáng/liàng

意思:1.识见与度量。

词语

组词:
识量弘恢

句子

造句
  • 1.
    识量无穷,产权是根本。
  • 2.
    学道贵有品格,有识量。——弘一大师
  • 3.
    签约记忆培训班,知识量化忘不了。
  • 4.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 5.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宋)程颐
  • 6.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 7.
    康永帮认为,中国教育注重的是掌握知识,而且对知识量的要求太大、太难、太全。
  • 8.
    模型最终将舌形缺陷的标识量解耦为轧件的伸长率和头部微单元长度的乘积。
  • 9.
    隋室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
  • 10.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 11.
    你会发现,你在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及获得新经验的时候,自己变得更自信,鹤立鸡群。
  • 12.
    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意志力和毅力不足时学生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在初一和小学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这时,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怕吃点苦,怕受点累,就产生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分化下来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