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

拼音:fàn zuì gòu chéng

意思: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包括:(1)犯罪客体,即受刑事法律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要件,即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3)犯罪主体,即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即行为出于故意或过失。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分析犯罪构成,可以区别罪与非罪、这种罪与那种罪,正确适用刑罚。

句子

造句
  • 1.
    犯罪构成理论的结构形式及其出罪机制都是建立在犯罪构成的非结构性基础之上的。
  • 2.
    因此,干股型受贿其本质上还是一种受贿行为,其犯罪构成与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并无区别。
  • 3.
    因此,笔者建议将本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正当化事由纳入到构成要件之中,使得我国的犯罪构成具有位阶性。
  • 4.
    对恶意透支型犯罪构成要件应予以完善。
  • 5.
    从对犯罪构成的分析进到对犯罪防控的探讨,应该是一条可行之路。
  • 6.
    然后,以犯罪构成要件为切入点,对现行行贿罪的立法疏漏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 7.
    罪犯杨永明的犯罪行为不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应以贪污罪和行贿罪定罪处罚。
  • 8.
    传统犯罪构成四分论在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这一重要问题上,引发了诸多争议。
  • 9.
    探讨犯罪构成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获致正确合理的犯罪既遂标准。
  • 10.
    渎职罪犯罪构成理论既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实践中争议非常大的问题。
  • 11.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环境犯罪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其中的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 12.
    对寻衅滋事罪正确定罪量刑,需要对影响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和影响刑事责任情节的事实加以证明。
  • 13.
    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 14.
    在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指引下,我们应当将刑法的第17条第2款的规定理解为8种独立的犯罪行为。
  • 15.
    在实践中,滥用职权型渎职罪与玩忽职守型渎职罪的产生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与其犯罪构成相联系的特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