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士

拼音:rú shì

意思:1.崇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

词语

组词:
儒士成林

句子

造句
  • 1.
    其属员称通道观学士,来自儒士和还俗的僧人、道士。
  • 2.
    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
  • 3.
    忽必烈与儒士的关系,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 4.
    弘治二年(1489)23岁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
  • 5.
    沉睡的文雅儒士一支湖笔书江南湖笔妙生花,善琏古与今。
  • 6.
    儒士头刹那间如有所失,一脸沮丧,慢慢坐在椅子之上。
  • 7.
    在宋代儒士群体中,朱熹无疑是最具有佛教知识的一位。
  • 8.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压抑和贬斥。
  • 9.
    他们往往将对女色的渴望隐藏于内心,以示自己儒士之风范。
  • 10.
    乔吉散曲中有积极入世的儒士思想,又有消极避世的隐士情怀。
  • 11.
    儒士、文人和官僚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唐代文人的基本面貌。
  • 12.
    因此,从排佛文献出发,加大对儒士排佛思想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必要。
  • 13.
    在蒙古汗国军队灭金战争中,北方儒士生命之存活,关乎汉文化之延续。
  • 14.
    比如,明初朝廷曾连续下诏书征召山林隐逸之士,同时又连连摧折儒士名流。
  • 15.
    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 16.
    宋代儒士对佛教常识、佛教教义都有较深入的认知与把握,但也存在大面积的误读;
  • 17.
    在数千年间,儒学一直是中国的官方信仰,朝庭大量任用儒士担任政府官职。
  • 18.
    道教领袖的儒士化使元代道教带上了浓郁的士大夫特色,因而道士与文人的结衲十分普遍。
  • 19.
    与明末儒士群体地批判天主教文化相比,清初杨光先在批判天主教文化时,则是孤军奋战;
  • 20.
    鞑靼人、蒙古人、满洲人只是简单地接管了一个现成的机构,而让儒士充当他们的政治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