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

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意思: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句子

造句
  • 1.
    于是,三方竟成了一个鼎足之势
  • 2.
    魏与吴、蜀已成鼎足之势,汝累次入寇,何也?
  • 3.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 4.
    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 5.
    三个帮派在这金陵城完全就是鼎足之势
  • 6.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
  • 7.
    再看苗民其他部,一左一右与程鼎足之势
  • 8.
    既然如此,我们就共同抵抗曹操,形成鼎足之势
  • 9.
    漓江城三大势力明争暗斗,相互抗衡,呈鼎足之势
  • 10.
    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 11.
    这一招,先分后合,形鼎足之势,是为刘玄德‘联吴抗曹’之计。
  • 12.
    宵云,小胖子和陆青峰成鼎足之势,对那两人形成了合围。
  • 13.
    至於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
  • 14.
    他日我若当了皇帝,必要招纳贤士,广募精兵,与宋、金成鼎足之势
  • 15.
    大德水部落北靠新昌洞,南临小德水部落,三个部落遥为鼎足之势
  • 16.
    鼎足之势画龙点睛寻根究底亦步亦趋名落孙山排山倒海
  • 17.
    表里如一 沧海一粟 自作自受 鼎足之势 画龙点睛 面目可憎
  • 18.
    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 19.
    因为这座建筑足足有五层高,在城中与其他三座建筑形成鼎足之势
  • 20.
    如此与朱家庄形成鼎足之势,互相联络,防止田尔耕耍花招,来个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