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
2.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
3.
苦既拔已,复为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
-
4.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5.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
6.
染污诸众生,业惑缠可怖,彼心令刹海,一切成染污。
-
7.
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
8.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得一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
9.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
10.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
11.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
12.
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
-
13.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14.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
15.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
16.
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
17.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18.
思维卑劣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
19.
若梵书此咒于钟鼓铃铎作声木上等,有诸众生得闻声者,所有十恶五逆等罪,悉皆消灭,不堕恶趣之中。
-
20.
刘景升本有还尸之意,蒯家乃荆州大族,权高势重,主公欲成基业,安能失士人之助?何故多此一举,而见罪蒯家诸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