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

拼音:jí huà/huā

意思:又称“电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或内部出现电荷的现象。一般分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和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两类。无极分子(如氢、氮、聚乙烯等)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由原来的重合状态发生位移而形成电偶极子,且沿电场方向排列,因而在电介质两表面上出现正、负束缚电荷。有极分子(如玻璃、陶瓷等)中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如同电偶极子,但由于分子热运动而排列不规则,在外电场作用下,这些电偶极子的取向便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致,因而在电介质表面上出现正、负束缚电荷。

句子

造句
  • 1.
    在强电场下,反向极化消失,极化子单激发态解离为一个单极化子和一个双极化子态。
  • 2.
    扭转极化板栅条的作用是极化扭转。
  • 3.
    无论是线极化波,圆极化波,椭圆极化波,都可由两个同频率的其场矢量相互正交的线极化波组合而成。
  • 4.
    极化及再极化都表明细胞内负电性的增强.
  • 5.
    接收极化处理是变极化雷达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雷达极化处理的重要方面。
  • 6.
    其阴极极化曲线也与国外酸铜光亮剂的阴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峰值电位和峰值电流相近,极化值与极化度近于相等。
  • 7.
    结果表明,在阱中心极化势对极化子能量的贡献较大。
  • 8.
    所有的心肌细胞都能自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
  • 9.
    利用极化合成技术生成了圆极化状态下的四幅图像;
  • 10.
    岩石的激发极化谱比岩石本身的极化率具有更丰富的信息。
  • 11.
    线地为水平线极化了如天线的宽频双极子服务和垂直的偏极化.
  • 12.
    还对椭圆极化目标信号和椭圆极化雷达天线情况作了阐述。
  • 13.
    相位共轭极化拍频起源于四波混频或六波混频过程间的极化干涉。
  • 14.
    氧常作为去极化剂存在。
  • 15.
    极化体的真、视相同的参数,是极化体本质属性的反映,应作为区分参数。
  • 16.
    利用暂态技术电流阶跃法对镍氢电池的正负极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及欧姆极化进行了研究。
  • 17.
    光滑表面会反射一个反向的优选极化波,而粗糙地区的反射波是左旋极化波。
  • 18.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 19.
    也叫磁极化强度或磁化强度。
  • 20.
    极化曲线证明,集电体表面吸附有机活性物 质后使阴极析氢反应的极化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