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

拼音:shì zǐ

意思:1.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 2.士大夫官僚阶层。 3.学子;读书人。 4.豪门士族的子弟。 5.将士家的子弟。

句子

造句
  • 1.
    赤忠者士子自夸夸下心言。
  • 2.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 3.
    此案牵及大批汉人士子身家遭戮。
  • 4.
    夫子,士子,子谅四海;棋品,人品,品行天下。
  • 5.
    于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终身未见场屋者。
  • 6.
    二是文人士子著述中有着较强烈的人权精神;
  • 7.
    折扇,此物本是江南一巧匠为士子们夏秋去暑驱热而特制。
  • 8.
    唇红齿白,朗目疏眉,王信已是一派游学士子模样。
  • 9.
    藉此一番惩创,士子无不踊跃称快,典试却被视为畏途。
  • 10.
    古代的时候,也往往有文人士子出外郊游,登山采青,寻玩踏访。
  • 11.
    同样,也影射出士子在扭曲的时代症候里的人格分裂与精神殊途。
  • 12.
    士子风骨,援孤弱而怒豪强,你坏了秦国大事,寡人却还不便责怪你。
  • 13.
    然而在明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出现了穷士子与富商联姻的现象。
  • 14.
    即准其入府学、州学或县学读书,这些士子称为生员,又称痒生,俗称秀才。
  • 15.
    说的就是这种豪华侈糜的氛围之下,贫寒士子也会倾囊挥霍的诱人处。
  • 16.
    涪陵山上接彩绸,川江织锦骊龙游。居中莫叹夕阳晚,士子初心志方酋。
  • 17.
    此心愿落空后,明太祖屡兴文祸,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不与新王朝合作的士子
  • 18.
    加上自从开了党禁,许多士子重归朝廷,朝堂暗流涌动,士族门阀闻风而动。
  • 19.
    从屈原开始,湖湘大地士子的先忧后乐,悲天悯人,就有着重视原道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 20.
    北蛮见锦绣绸缎,不信有虫食树吐丝而成。昔年中原士子,不信草原有毡帐容纳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