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意思: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次年占领唐都城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到蜀中。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至公元763年叛乱被平定。唐朝统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句子

造句
  • 1.
    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 2.
    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 3.
    安史之乱中,杜甫四处漂泊,穷愁潦倒。
  • 4.
    也同样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为神会等禅师向北传法提供了时代前提,安史之乱成为神会等禅师崛起的契机。
  • 5.
    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但最终还是被打压下去了.
  • 6.
    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 7.
    唐天宝15年,安史之乱,叛军攻克潼关,唐皇李隆基伧惶西逃至兴平马嵬驿.
  • 8.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
  • 9.
    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
  • 10.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 11.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认为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加入了永王李璘幕府。
  • 12.
    安史之乱中,回鹘汗国倾其全部兵力,助唐平定了叛乱,为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了再造之功。
  • 13.
    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 14.
    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 15.
    在回纥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与唐朝有了更多的的接触,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 16.
    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 17.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将近一个半世纪中,以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保障了丝路的畅通。
  • 18.
    史朝义之死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死亡标志着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
  • 19.
    唐代儒学日趋衰落,但安史之乱前后,又出现儒学复兴思潮,这种思潮是推进文体革新的直接动力。
  • 20.
    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作文

全部
开头
结尾
段落

问答

  • 描写安史之乱的诗句
    最佳答案:《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做了什么
    最佳答案:举家避难,避难途中所见所闻,做有一部分诗歌.
  •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最佳答案: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及其大将史思明发动,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石嚎吏》一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吏
    最佳答案:唐肃宗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的途中所见即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
  • 的协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安"和"史"分别指什么
    最佳答案:安禄山史思明
  • 王维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诗歌有哪些?
    最佳答案:你可以这样算,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到公元762年,所以王维只要是在762年之后写的诗都属于安史之乱之后写的诗呗.比如说《与工部李侍郎书》,估计这也不算是诗.
  • 安史之乱发生的年份啊!安史之乱发生在XX(年号)X年或是说公元758年是XX(年号)X年不是,是带有年号的啊
    最佳答案: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
  • 杜甫的“三吏”和“三别”都是安史之乱时期写的吗
    最佳答案: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安史之乱自唐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安史之乱期间
    最佳答案:1对C2对A3对B4对D
  • 杜甫诗句中 写安史之乱 民不聊生的诗句是?
    最佳答案:《石壕吏》,这是杜甫经典代表作“三吏三别”之一,写的是安史之乱中民不聊生的景况.首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