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

拼音:yú guān

意思: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史记·楚世家》:“﹝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司马贞索隐:“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

句子

造句
  • 1.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 2.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 3.
    执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 4.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 5.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 6.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 7.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 8.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 9.
    过幽州,经蓟、平,越榆关,关外榛莽塞路,尘沙蔽天。
  • 10.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11.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
  • 12.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13.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14.
    熊廷弼原说不宜浪战,西兵不足尽信,降将其情叵测,若持左券,使坚守右屯,死且不朽,而疾走榆关
  • 15.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查资料得知榆关乃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