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是单纯用针、灸治疗六经病证;
-
2.
目的探讨太阴病证的中医辨证规律。
-
3.
肝病证候错综复杂,临床更乏有效方药。
-
4.
温病中有发热,也有恶寒,一定是上焦病证。
-
5.
秦汉时期,是对胸痹心痛病证的初步认识阶段。
-
6.
这些症候属于中医心痹、心悸、怔忡、厥脱等病证。
-
7.
具体病证包括肝脏本病、肝的经络病变及肝病连及它脏;
-
8.
其中诊断思维包括四诊思维、辨证思维、病证结合思维;
-
9.
中医脉诊是临床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
10.
古今有许多病证的名称相同,但其本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
11.
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临床证候研究的主要原则;
-
12.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臓腑的急性病证。
-
13.
规范中成药适应症应遵循病证结合的原则,以循证医学为指导。
-
14.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脏病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盛损。
-
15.
本假说丰富七情致病学说,为有效防治情志病证提供新的理论导向。
-
16.
研究六经辨证主要包括六经生理、六经病理、六经病证与六经辨证。
-
17.
目的以2型糖尿病证型为基础,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
-
18.
金元四大医家各禀所学,自成流派,相互辉映,对糖尿病证治均有建树.
-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属中医喘息、水肿、心悸、怔忡、心痹、心水等病证范畴。
-
20.
例如同属外感病证,均用解表药来治疗,但冬季外感风寒,多采用辛温解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