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结果与结论新建立的基因鉴别技术能准确鉴别赫坎按蚊种团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雷氏按蚊和八代按蚊4种近缘种按蚊。
-
2.
目的观察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毒杀效果。
-
3.
横琴嗜人按蚊比其它按蚊能耐咸水的特性是造成其密度比其它按蚊密度大的原因之一。
-
4.
结果晨间蚊帐内按蚊密度、牛房按蚊密度、室内叮人率、室外半通宵人饵帐诱按蚊密度等,两灭蚊区均低于对照区。
-
5.
一百零六、结果晨间蚊帐内按蚊密度、牛房按蚊密度、室内叮人率、室外半通宵人饵帐诱按蚊密度等,两灭蚊区均低于对照区。
-
6.
目的鉴别中国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特别是海南岛与内陆嗜人按蚊间有无种型差异。
-
7.
解剖中华按蚊5771只,未发现幼丝虫。
-
8.
按蚊是该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物种。
-
9.
这些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按蚊叮咬在人际进行传播。 按蚊是疟疾病媒,主要在黄昏至拂晓期间叮咬。
-
10.
目的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特性。
-
11.
中华按蚊、伪杂鳞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
-
12.
所有这些主要病媒按蚊均在夜间叮咬。
-
13.
世界各地,约有20种按蚊在当地繁衍成灾。
-
14.
目的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及传疟作用。
-
15.
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
-
16.
目的调查惠州市柏岗村牛房各按蚊数量及种类分布。
-
17.
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媒介能量与发病情况较为一致.
-
18.
结果斑须按蚊头和唾液腺含有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
-
19.
结果黄石市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其次是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
-
20.
斯氏按蚊是亚洲导致间日疟疾的疟原虫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