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

拼音:yǐn jiù

意思:把过错归到自己身上:~辞职。咎(jiù):过错。

句子

造句
  • 1.
    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 2.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 3.
    庚子,以旱故,公卿以下,引咎责躬。
  • 4.
    他为这事能引咎自责,下属都十分敬重他。
  • 5.
    只有令上引咎禅位,才能使天下克济赴难。
  • 6.
    校长奉职无状,深自愧悚,甘引咎戾,退让贤能。
  • 7.
    都一天比一天憔悴了,大哥也是引咎自责啊。
  • 8.
    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
  • 9.
    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
  • 10.
    然昔日病时,我夫朝夕视食,给药亲尝;待亡后,亦曾晨暮长思,引咎自责。
  • 11.
    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 12.
    愧色愧悔,悔恨悔改,悔罪悔过,自惭形秽,悔之晚矣引咎自责。
  • 13.
    一百零六、然昔日病时,我夫朝夕视食,给药亲尝;待亡后,亦曾晨暮长思,引咎自责。
  • 14.
    行成于思诚心诚意权衡轻重分秒必争不骄不躁引咎自责
  • 15.
    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他则高坐引咎自责,非常善于机辩。
  • 16.
    防意如城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知过必改自愧弗如自怨自艾
  • 17.
    余抚躬自问,实无以对党国,无以对人民,不能不向中央与国民引咎请罪。
  • 18.
    镇、道天朝大臣,不能与洋人对质辱国,诸文武即不以为功,岂可更使获咎?失忠义之心,唯有镇、道引咎而已。
  • 19.
    章怀太子被废后,高宗慰勉原东宫官员,李义琰引咎涕泣,薛元超却舞蹈谢罪,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