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意思:《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词语

近义词:
目不识丁

句子

造句
  • 1.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 2.
    父亲说我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3.
    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不辨菽麦的人。
  • 4.
    一个不辨菽麦的人怎么能当好农业领导。
  • 5.
    然性绝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言语蹇涩,李亦好而不知其恶。
  • 6.
    我真的不敢相信,世上竟然还会有他这样不辨菽麦的人。
  • 7.
    他都这麼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 8.
    他都这么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 9.
    别看他一副聪明样,其实根本是不辨菽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 10.
    你整天读书;连这么简单的一笔帐都算不清;简直是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11.
    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到了这里简直就是不辨菽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 12.
    二百零八、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到了这里简直就是不辨菽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 13.
    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经过这麼多年的学习磨练,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
  • 14.
    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磨练,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
  • 15.
    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的人文凭很高,可上了工作岗位,可以说是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16.
    一百零五、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磨练,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