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

拼音:qiān qí

意思: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

句子

造句
  • 1.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 2.
    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 3.
    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4.
    王爷搴旗取将,骁勇善战,莫要妄自菲薄。
  • 5.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 6.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 7.
    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 8.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9.
    义师云举,首赞奇谋,亲率熊罴,搴旗斩将,廓清区夏,忠孝克彰。
  • 10.
    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 11.
    晋朝桓温北伐时,苻生常常单马入阵,十几次搴旗斩将,勇冠三军。
  • 12.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 13.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14.
    故壮士从军,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灾难者,为重赏使也。
  • 15.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
  • 16.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 17.
    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
  • 18.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 19.
    及进兵之日,曾无?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 20.
    不会野战;老夫明日定要走马沙场,搴旗斩将,教那廝看看堂堂宋朝大将会野战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