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

拼音:yán zì huà/huā

意思:又称“盐碱化”。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旺盛,含盐地下水随着毛细管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积聚于地表。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潮的淹浸,使土壤盐分增加。

句子

造句
  • 1.
    除离海岸线较远的监测断面属轻度土壤盐渍化外,其他监测断面均为重度土壤盐渍化
  • 2.
    海水倒灌可导致水田土壤严重盐渍化.
  • 3.
    氨挥发是早作石灰性土壤上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盐渍化土壤上氮肥的氨挥发损失较非盐渍化土壤更为严重。
  • 4.
    东魏家桥公社、白宋庄公社为重度盐渍化潮土.
  • 5.
    农用土地的盐渍化是海啸之后令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 6.
    这时期芦苇沼泽主要转换为耕地、天然植被和盐渍化土地。
  • 7.
    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的大量盐类物质可以造成土壤的板结化、盐渍化、砂僵化。
  • 8.
    柴达木盆地因盐渍化而撂荒的耕地 ,其土壤盐分组成主要为氯化物 ,属于重度盐土。
  • 9.
    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过度利用(可能导致涝灾和土壤盐渍化),保障水质,以确保公共卫生;
  • 10.
    稻菜复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蔬菜的病虫害、防止保护地内土壤的盐渍化
  • 11.
    入海径流量减少将造成海水沿河上溯,盐水人侵河道,并污染地下水,滩地土壤发生盐渍化
  • 12.
    由于没有改变大水漫灌的方式,毛灌定额还很高,所以农耕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还很高。
  • 13.
    通过在河套灌区各旗县的区域试验,为在北方内陆盐渍化地区大面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 14.
    土默川平原地处半干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盐碱地,且土壤盐渍化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
  • 15.
    阐述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正面临洪涝灾害、湖泊萎缩、水域污染、土地潜沼化和盐渍化的严重威胁。
  • 16.
    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开发盐碱地的有效措施是栽培盐适应作物,而不是将盐碱化土壤改良成非盐渍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