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

拼音:cháo cuò

意思: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词语

组词:
诛晁错

句子

造句
  • 1.
    晁错的廷尉署整天的盯着这些藩王抓小辫子,今天自己就给晁错找一个。
  • 2.
    昔萧樊系囚,韩彭菹醢(肉酱),晁错受戮,周魏见辜。
  • 3.
    假使晁错自己带兵去讨伐吴、楚,不一定没有成效。
  • 4.
    山东诸侯联合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
  • 5.
    晁错那张满的横丝肉的脸好像也不那么狰狞了。
  • 6.
    以陆贾为纲,以贾谊、晁错、桓宽为目,纲举目张之后始可称好。
  • 7.
    从前晁错竭尽忠心为汉朝出力,谋划削弱山东诸侯的势力。
  • 8.
    晁错用来保全自己的计策,不就是用来自己害自己的么
  • 9.
    晁错好像很不喜欢这个云侯,硬是将他放逐到甘泉宫养马去了。
  • 1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
  • 1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 1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毅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 13.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晁错论》
  • 1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 15.
    古之立年夜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持不懈之志。——苏轼《晁错论》
  • 16.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 17.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 18.
    终于想起来了,这个满脸横丝肉的家伙就是晁错,被腰斩于市的衰人。
  • 19.
    又有郅都、贾谊、邓章、晁错、周亚夫等,一班文臣武将辅政镇叛,真是天下大治,物阜民丰。
  • 20.
    大哥说要封一个乡侯,御史大夫晁错进言封亭侯,最后宗正寺卿折中封了个关内侯,名号取的他的姓就叫云侯。

作文

全部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