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晁错
拼音:cháo cuò
意思: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词语
- 组词:
- 诛晁错
作文
全部
段落
-
晁错死因浅论政治家固然不能没有敌人,但也绝不故意制造敌人,可晁错偏偏反其言道而行之。不仅不断弹劾楚、赵、胶西三王,迫使其削去一大片封国土地,使封王们怀恨在心又在朝中制造窦婴、袁盎两大政敌,正因政敌们一直打小报告,...
-
明月何曾照沟渠变古乱常,不死亦亡,这是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晁错生逢文景之治,学贯儒法,官至太子太傅,综合条件算是比屈原强,但是,他却被腰斩于市,这是为何?削藩(就是减少诸侯的土地)!这一措施维护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
-
读史记有感《袁盎晁错列传》与《张释之冯唐列传》所写的四个人都以敢做敢为,犯颜谏诤出名,袁盎当看到绛侯为丞相时,文帝礼恭,劝文帝不要这样做,因为绛侯不是社稷臣而是功臣,不应行此大礼,后来当绛侯被人告为反叛之罪,满...
-
说“封建”现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论述“国体”时,区分为三个时代:(一)部落时代;(二)封建时代;(三)郡县时代。他认为,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但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