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

拼音:cǎi yì

意思:又称“采地”。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中国盛行于周朝,西欧于中世纪实行。

词语

组词:
采邑(cài-)

句子

造句
  • 1.
    西帕希意为封建采邑骑兵,即通过军中效力以换取采邑的骑士,其采邑称为提玛尔。
  • 2.
    西帕希意为封建采邑骑兵,即通过军中效力以换取采邑的骑士。
  • 3.
    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 4.
    在国君统治下,每个国家内的土地再分为许多采邑,每个采邑各有其封建主,他们都是国君的亲属。
  • 5.
    普通采邑权反映了土地的绝对的所有权.
  • 6.
    在有条件采邑权的继承中,只有直系继承人能继承.
  • 7.
    普通采邑权在性质上,可是普通法的,也可是衡平法的.
  • 8.
    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
  • 9.
    大夫在自家领地也不得加征,对违者将科处罚金或者没收其采邑
  • 10.
    成立的是普通采邑权还是终生地产,是整个财产法领域最棘手的问题。
  • 11.
    中世纪的西欧在建立采邑制的过程中确立了个人联合的政体形式。
  • 12.
    政治和经济双重利益的诱惑导致卿大夫把作为世禄的采邑和土地作为叛乱之资。
  • 13.
    因而,采邑是靠农奴经营的自足自给予的村庄;农奴不能随便离开,并以其劳动养活教俗封建集团。
  • 14.
    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中,富裕农民经历了由采邑制度下的农民向资本主义农场主的演进。
  • 15.
    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