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

拼音:yán fù

意思: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郭嵩焘赴英、法各地参观访问时,多次邀请严复随行,以增广严复的见识。
  • 2.
    国内学界研究严复思想的较多,但专门研究严复路矿思想的较少。
  • 3.
    洪宪帝制结束后,严复淡出政坛。
  • 4.
    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严复
  • 5.
    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严复
  • 6.
    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家严复
  • 7.
    身怯九天风露冷,楼台倒影浸秋星。严复
  • 8.
    尤其是夏曾佑和严复在天津相居为邻,衡宇相接,彼此交往更为密切,两人常常谈至深夜,深受严复的影响。
  • 9.
    摘自梅涛《生物入侵者》严复译著《天演论》。
  • 10.
    严复、陈衍、陈岱孙和陈彪如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11.
    人不知书,其去禽兽也,仅及半耳。严复《救亡决论》
  • 12.
    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严复诗文选》
  • 13.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
  • 14.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 15.
    有国人自己的研究,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权力观念和君民关系概念。
  • 16.
    近代福州三巨人的林纾与林则徐、严复,都是心系国家,深明民族大义的名家。
  • 17.
    百日维新变法前夕,严复实际上已经充分作好了直接参与变法的准备。
  • 18.
    严复一生以国家民族的保存为念,有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意识,到了晚年时期,这种感觉尤见强著。
  • 19.
    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严复的年轻人远涉重洋到英国求学。初到英国,他多次到英国的法庭旁听英人审案。
  • 20.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危机,作为一位曾留学西方的思想家,严复在此时提出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