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

拼音:mù de lùn

意思: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某种目的所决定的学说。有外在论目的论和内在论目的论。中国西汉董仲舒提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的。神学家认为上帝或神有目的地创造和安排了世界万物。目的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曾把只适用于人类活动的目的范畴推广运用于自然界,将目的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原则。

句子

造句
  • 1.
    目的论给自由留下了空间吗?
  • 2.
    他们都宣称用纯粹的因果关系分析来代替目的论,因为用目的论研究人类行为是不科学的。
  • 3.
    康德深以这一观点为是,但他最终相信目的论
  • 4.
    实证主义断然否定那些采用目的论做研究的领域。
  • 5.
    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刘慈军说,对象山岛大桥项目的论争始于1994年。
  • 6.
    在我国,规范论和目的论是相互对立的,并且似乎缺乏深层沟通的愿望。
  • 7.
    他阐明了一种,谨慎而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非目的论的人性的物理。
  • 8.
    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 9.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包括道德目的论和庸俗进化论两种形式。
  • 10.
    其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又受到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的冲击,形成了德日犯罪论体系现今的通说。
  • 11.
    全球化通过放弃欧洲中心的目的论,以包容现代性发展中不同历史轨迹的可能性而有别于现代化。
  • 12.
    责任伦理学以人的理念的存在为逻辑起点,又通过目的论证明了自然的客观价值,最终又归位到存在本体论。
  • 13.
    熊十力在主观、抽象的方面伸张了主体的创造性,这在机械决定论和目的论宰制人生的年代无疑具有纠偏作用。
  • 14.
    启蒙运动所隐含的机械主义和功利主义两重现代性倾向共同侵夺了精神世界的地盘,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目的论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