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

拼音:ā yù wáng

意思:1.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句子

造句
  • 1.
    就在苏然的不解中,阿育王塔赫然出现,神圣庄严。
  • 2.
    此后有阿育王,复役使鬼神,累石为宫阙,皆雕文刻镂。
  • 3.
    黄胖子走上前,错过阿育王塔,很利索的便将锁子打开。
  • 4.
    而陶弘景也曾往县(今属浙江宁波)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 5.
    阿育王朝的远征军统帅巴布尔骑在战马上,意气飞扬。
  • 6.
    伟大的印度国王阿育王就是用婆罗米语来把他的律法刻在纪念柱上。
  • 7.
    如果没有像阿育王那样的伟大国王,佛法甚至不能流布到今天;
  • 8.
    上午专车前往宁波,参观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午餐后乘船前往普陀山。
  • 9.
    阿育王统治时期,佛骨舍利又分散安放到他所新建的上千座佛塔中。
  • 10.
    阿姜放过去有个弟子,是一位老妇人,前来开始跟他学修禅定时,他正在准备离开阿育王寺。
  • 11.
    就是天门山寺;雷峰塔地宫(已存他处);法门寺;房山云居寺;甘露寺;虎丘塔(已存他处);灵光寺;阿育王寺。
  • 12.
    二百零一、阿姜放过去有个弟子,是一位老妇人,前来开始跟他学修禅定时,他正在准备离开阿育王寺。
  • 13.
    尽管阿育王毫无疑问是一位佛教的支助者,对这个宗教作了大量的传播,他的碑铭却承认婆罗门也是值得尊敬的。
  • 14.
    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 15.
    这里是阿育王佛塔寺,建在泰山的半山腰,四周都是婆娑的树影,间或有松风吹来,凉凉地,柔柔地将燠热驱走,甚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