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据此讨论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沙的关系。
-
2.
盐水楔上下游运动的范围与拦门沙的长度基本上吻合。
-
3.
在主航道交通繁忙的条件下进行水下爆破以炸除拦门礁。
-
4.
拦门沙地区呈累积性淤积趋势,平均每年约有6.8%的来沙在此落淤。
-
5.
广利河口拦门沙航道水深较浅,用双导堤结合航道疏浚进行整治。
-
6.
最大浑浊带中心处泥沙浓度趋于增大,但口门拦门沙处泥沙浓度趋于减小。
-
7.
因上游来沙量增加,在最大浑浊带中心和河口拦门沙处悬浮泥沙浓度趋于增加。
-
8.
外拦门沙是经梅花水道合流和铁板沙过滩水流分流后川石水道远端泥沙扩散的产物。
-
9.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瓯江口拦门沙航道治理原则、措施及工程对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
-
10.
长江口是巨型多沙河口,其特有的水沙运动特点,形成了长达数十公里的拦门沙区段。
-
11.
在河口与海洋交汇的河口地区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拦门沙浅滩,成为大型船舶通海航道的碍航区段。
-
12.
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拦门沙区域底层向陆的密度流趋于增强,滞流点上移,最大浑浊带也相应向上游移动;
-
13.
沉积环境可划分为河口主槽沉积环境、涨潮流沉积环境、浅滩沉积环境、拦门沙坝沉积环境及河口前缘沉积环境。
-
14.
这些可加深对河口拦门沙河段形成和沉积过程的认识,同时也可为长江河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