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g/làng

意思:1.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隋开皇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句子

造句
  • 1.
    薛准,员外郎。天复中卒。诗一首。
  • 2.
    九月壬辰,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
  • 3.
    期满叙功议赏,升为武选司员外郎
  • 4.
    后因有政声,擢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
  • 5.
    裴说,天祐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
  • 6.
    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 7.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 8.
    此后,又任南京工部都水司署员外郎、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
  • 9.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 10.
    苗发,宰相晋卿之子。终都官员外郎,大历十才子之一也。诗二首。
  • 1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 12.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 13.
    播,天宝中举进士,补校书郎,累授万年县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万年令。
  • 14.
    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 15.
    1896年6月6日,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 16.
    由一个小小的狄道典史,一升山东诸城知县,再升南京户部主事,三升刑部员外郎,四升就升进了兵部武选司。
  • 17.
    张籍自从永贞元年调补为太常寺太祝后一直居长安,韩愈元和元年分司东都后于元和六年回到长安,任尚书职方员外郎